我愛留白,倒不是為了讓思緒紛飛,做虛實的拼湊。取其字面意, 愛空白罷了。日子簡單、時間寬落、事物寥然、心腦運動緩慢, 這或許就是我對空白的定義吧。
這個周末在網上連線聽阿闍梨在西海岸講《慈眼看大千》, 驚嘆於阿闍梨用「留白」來描述慈悲心的「無量」。 慈眼即是以慈心去看,大千乃無量意,故此心應是一顆出世間之心。 阿闍梨講,看大千要從無量入手, 破除了你我他的界限而生起的慈心方可成為慈無量心。 而修慈心的足處是看見他人的可意處,看見外境的可喜可賀, 欣賞眾生的優點。若缺點現前時,要以「留白」的境界, 包容它如施舍一片空境。於優點,我們要有伯樂欣賞千裏馬的胸懷; 於缺點,我們只做蜻蜓點水之微舉。
古人論畫的「留白」,稱之「無畫處皆成妙境」。修習慈無量心, 不亦有同等妙境麽!「留白」不只留了空間給他人, 也留了空間給自己。此等「留白」為我們造就無量善緣, 開啟無量解脫之門。如阿闍梨所講,言「無量」者, 無量有情為所緣故,引無量福故,感無量果故。 如此這般,慈心留白確鑿是「無畫處皆成妙境」!
文/靜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