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闍梨2020鼠年新春開示

日期: 2020年02月01日
地點:鼠年新春開示
主講:開印阿闍梨
講次:1 講

2020年的新年,有很多事情發生。有佛友問,鼠年剛剛開始,澳洲火災還未滅,年前中國又暴發了新型肺炎,美國的流感也較嚴重,是不是代表今年會特別不順。阿闍梨說,天災人禍不是現在才有,自古以來都常常發生。

有福之人,因為福業的緣故,可以逢凶化吉。雖然也有受報,但重業輕受。

佛弟子在發生災難的當兒,我們要把政治的色彩、概念放在一邊,要把種族放在一邊,要把不同的信仰放在一邊,無論男女老少,應該以人類來看待,起悲憫心,只問蒼生。

時間長度 Length:  00:15:47

阿闍梨2020鼠年新春開示

日期: 2020年02月01日
地點:鼠年新春開示
主講:開印阿闍梨
講次:1 講

2020年的新年,有很多事情發生。有佛友問,鼠年剛剛開始,澳洲火災還未滅,年前中國又暴發了新型肺炎,美國的流感也較嚴重,是不是代表今年會特別不順。阿闍梨說,天災人禍不是現在才有,自古以來都常常發生。

有福之人,因為福業的緣故,可以逢凶化吉。雖然也有受報,但重業輕受。

佛弟子在發生災難的當兒,我們要把政治的色彩、概念放在一邊,要把種族放在一邊,要把不同的信仰放在一邊,無論男女老少,應該以人類來看待,以悲憫心,只问苍生。

時間長度 Length: 00:15:47

學佛知苦,但快樂 — 談《大念處經》中的精髓

日期: 2019年12月17日
地點:馬來西亞檳城念處軒
主講:開印阿闍梨
講次:1

生活中難免有起起伏伏,磕磕碰碰,對於身體的苦、心裡的憂,我們應該如何去面對?佛法說的「離苦得樂」,是去避免苦受嗎?
「四念處」的方法告訴我們,學習「四念住」並不是不要去知道真相。而是知道真相之前,如何提高心裡的免疫力,去面對煩惱。
真正的勇士敢於面對人生的慘淡。知道苦之後,如何在苦受中走出來,是我們重要的學習。
 
(Chinese Dhamma Talk)  Life is made of ups and downs, adversities and unfavorable times. How do we deal with the pain that occurs in our body and mind?
The teaching of the Four Foundations of Mindfulness shows us the ways to strengthen our mind and face our own afflictions.
The real warrior dares to confront the miseries in life. Learning to bounce back from adversities is important for us.
時間長度 Length: 1:35:05

 

 

四種業

日期: 2019年9月3日
地點:美國舊金山法雲禪寺
主講:開印阿闍梨
講次:1

四種業 —— 了解業的作用

業依作用可分為:

  1. 令生業:讓我們投生到下一世及在一世繼續產生果報的業。可以是善或不善。
  2. 支助業:支助令生業延長產生善報或惡報。可以是善或不善。
  3. 阻礙業:阻礙令生業的業,可縮減令生業的善惡報。可以是善或不善。
  4. 毀壞業:可以毀壞或終止弱業,不令弱業繼續產生果報。可以是善或不善。

依成熟次序可分為:

  1. 重業:很強的業,必定會產生下一世的結生,沒有任何其它的業可以阻止它。在善的方面是禪那。不善的方面是屬於五逆罪(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生血及破和合僧)和不能改變的邪見。
  2. 慣行業/習慣業:習慣性長造的善或惡業。
  3. 臨終業:在臨死之前所憶起或所造之業。
  4. 昔作業:已作、已說、已想的業,不屬於上述三種的業。在沒有上述三種的業時,這種業會決定下一世投生到哪裡。

時間長度 Length:52:05

相應部(1.23)《纏結經》

日期: 2019年7月
地點:馬來西亞寂靜禪林教育推廣中心
主講:開印阿闍梨
講次:2

內結與外結,後⼈被結纏,我問喬答摩,誰能解此結?

住戒有慧⼈,修習⼼與慧;熱忱智比丘,彼當解此結。

講義下載

1)相應部(1.23)《纏結經》第1講,時間長度:01:04:20,開示時間:2019年7月6日

2)相應部(1.23)《纏結經》第2講,時間長度:00:40:40,開示時間:2019年7月13日

正念、正知與身念住

我們先培養正念和正知,不管我們修止或觀,不管修哪一種法,正念與正知是非常重要的。正念的意思就是能夠記得與守住您的所緣(即專注目標)。我們現在用最容易下手的身念住,注意您從頭到腳全身都放鬆,把您的念頭先收回到身體上來。從頭到腳都放鬆,然後注意您的全身,然後深吸氣。吸氣,您的正念守在身體上,是「正念」;注意您的身體並知道正在吸氣呼氣,是「正知」。 繼續閱讀▸ “正念、正知與身念住”

修行次第

2017年11月22日晚.溫哥華

開印阿闍梨於李連銘居士家茶敘,講解了上座說一切有部為主的「道次第」。在進入道次第之前,先為大家鋪陳佛教部派的分類。

繼續閱讀▸ “修行次第”

開印阿闍黎開示:「為眾生,為佛教」

「為佛教、為眾生」— 357322271101881436這是印順導師為慈濟證嚴上人出家受具時的叮囑。
記得大約在80年代末吧,佛光山心定和尚曾來沙巴下南南慈音精舍弘法時,也說一些過類似這種語重心長的話,包括:「與其我們等待別人來弘法,不如趁早送本地年青人出去學習。」這無非是寄望晚輩學子們學習有成,返鄉奉獻(大意如此)。無論如何,這話已深刻地影響了我的學習態度與人生觀。 繼續閱讀▸ “開印阿闍黎開示:「為眾生,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