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 月21 日和22日開印阿闍梨在洛杉磯妙林蘭若有兩場的佛法開示。
第一場為「佛法輕鬆談」。阿闍梨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回答學員們的問題。其中有學員問到,普賢十大願中的恆順眾生,是隨順眾生的習氣嗎?阿闍梨的回答是:恆順眾生是恆順眾生的根器。我們必須學習以適當的方式,以不同的方法,來教導眾生,解決他們的煩惱,而非隨順他們的習氣。另有學員問到,在碰到生死關頭時,如何才能不恐懼,將佛法用上?阿闍梨提到,多修習四念處是在生死關頭消除恐懼的有效方法,也是通往究竟解脫的一條道路學佛除了究竟的解脫道外,福業道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解脫之前,都還要在無盡的輪迴中流轉,而所需的資糧,就是靠福業道所累積的。阿闍梨並舉出兩個例子,一位是教導中觀的老師,在病苦時無法將所學的佛法使上力;另一位則是幫寺院打掃,開關門的義工,在臨命終時,自覺福業已修習飽滿,對死亡無所畏懼。那又如何修習福業?阿闍梨開示由布施,持戒,禪修三福行開展出十福業:一、布施:隨喜、迴向;二、持戒:恭敬、服務;三、禪修:聞法、說法、正直己見,讓我們了解到福業道的俢法的細微處。
第二天開示的主題是「再論緣起義」。阿闍梨先就字源學的角度,透過巴利文和梵文來探討緣起的意義,緣起(paṭicca-sam-up-pāda)並非只有組合和生起之意,還需有前因的引發。又緣起有四種解說,綜合而言:因為已知(patīyamāno)那是給予轉起利益與快樂,很值得智者們去領悟(paccetu),是為「緣」(paticca)。「起」(sam-uppādo)則是所有條件發生時,是「一起的 /非單獨先後次序的」、「正確的」、「和合的/非排斥的」、「有法的」轉起。簡而言之就是緣於過去種種不可改變的因,加上現在正確且不排斥的條件一起組合而生起之法才構成緣起義。阿闍梨以日常我們喝咖啡來說明這複雜的緣起義,試圖讓我們藉由說明有個完整的概念。緣於我們想喝杯加了牛奶的帶甜咖啡,那就必需水、咖啡、牛奶和糖這些原料「一起的」」、「正確的」、「和合的」組合後才能轉起成為一杯加了牛奶的帶甜咖啡。如果換成加上椰奶,或少了其中任何原料,那味道就完全不一樣了。阿闍梨又舉,我們若同時將左手伸入冰水中,而右手伸入熱水的狀況下,再同時碰觸一盆室溫的水時,我們的左手會覺得較熱,右手卻會覺得較冷來說明,這就是緣於過去不同的因(冰水及熱水),雖然碰到現在相同的緣(溫水),但感受的結果卻是不一樣的。由此,有法「至於緣已,和合昇起」是「緣起」義。
文:Patrick / 圖:盈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