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分享-只緣身在此山中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在德州菩提中心,第一次聽聞開印師父用蘇軾的《題西林壁》形容以下這個圖:

zyszcsz1

這個圖表示,無論我們由「喜受」轉「憂受」或者是由「憂受」轉「喜受」,都必需經過「捨受」。即便是「翻臉如翻書一樣快」時,亦複如是。當時,正練習著慈心禪,心中充滿喜悅,對師父的這段開示,我處於「但聞而已」,並未深思。

回LA後,師父開示「慈眼看大千」的第一天,又再次講解。這回,我自認抓到了另一重點:當我們的情緒由喜轉憂時,應該在「喜受」轉「捨受」的過程中,便處理它,則憂受不生起。我心中雀躍,為理解了這一關鍵而喝采。

去加拿大Edmonton護七,第三次聽師父解釋時,我更為自己完全看懂這兩座山所表達的意義而自滿,心裏鞭炮聲不斷。孰料,護七的過程中,狀況層出不窮。剛開始幾天,藉由剛打完慈悲禪七的餘力,尚能看見眾生的可意處,妥善處理,但是對於護持學員禪修的喜受,已逐只緣漸走下坡,卻不自覺。

由於沒有馬上擒賊處理,終於導致火山爆發,岩漿竄流。為掩飾自己功力不足,一個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成功地遮蔽了眾人耳目。靜心自省後方才發覺,心不為境轉,「坐」中學外,還得「做」中練。「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這次挫敗的關鍵,也是這張圖真正點醒我的地方。

飛機上,我俯視著覆蓋白雪的洛磯山脈,忽覺這個橫越美加,有著眾多風情並享譽世界的著名觀光景點,此時有如白絨絨的毛毯覆蓋著大地。這又讓我憶起蘇軾的《觀潮》「廬山煙雨浙江潮, 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原來無別事, 廬山煙雨浙江潮。」但願,哪天再逢境磨人時,我能有《觀潮》的這般功夫!(文圖/ 盈如)